Trends 2021: Three Scenes from the Future

2021 趋势报告: 三大未来场景畅想

以科幻场景的形式窥探未来
趋势报告

每年末,来自 frog 世界各地工作室的设计师、策略师和技术专家们,都会根据他们在当年累积的经验与观察,结合在不同领域项目中的学习与发现,汇总出版年度趋势报告。然而,2020 年的变化多端与不确定性让我们决定重新思考 “趋势” 这件事。无论身处何地,我们每个人都清晰地感受到了疫情对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双重影响,今年所发生的一切甚至让人感到有些不真实。这种情况下,通过线性思考推断出的单一趋势预测显得苍白无力,因为我们不再觉得有什么是理所应当。

所以今年,我们决定顺应这份不真实性。在第十年度的趋势榜单里,我们将不单单只是分享出那些可能对未来产生影响的社会和科技发展趋势,同时会依据这些趋势来塑造三个立体科幻情景。从远程工作模式的加速、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到消费者行为变化,让我们按下快进,提前走入未来,见证产品、服务和体验的全新可能。

未来场景 1: 遥亦可及

当家与公司的界限不再存在,为提升工作体验,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更好的远程办公工具。

video
遥亦可及
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工作和生活

随着疫情的蔓延,世界各地的企业不得不进入让员工 “在家工作” 的运营模式。远程办公趋势也因此得到了加速。许多人在这段期间感受到了这种灵活办公模式的便利,甚至不再习惯于回归办公室中的工作环境。很多企业第一次认识到了远程办公可以带来的好处,因此在疫情缓解后仍然保留了这种工作模式,甚至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升级办公应用提升员工们的远程办公体验。

 

技术将会被融入家具设计中,从而让一个接一个的视频会议轻松进行,并最终实现虚拟空间的共享。”

frog 米兰工作室设计副总监 Mariano Cucchi

 

如今,远程办公应用不仅实现了各种办公室场景中常见的沟通与协作,而且通过与 AR/VR 技术的结合,创造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同事们可以聚集在虚拟会议室里,共同对 3D 模型和其他视觉模型进行实时检验,并利用其所处互联环境的力量,更加有效地处理信息、收集洞察。

 

我们需要为这些远程办公的员工们设计全新办公体验,确保他们在团队合作的同时,保持对公司和同事的归属感。”

frog 奥斯汀工作室技术副总裁 Jona Moore

 

这一转变将对更大的劳动力市场造成深远影响。如今,人才流动性与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为了争夺这些人才,除了仅仅提供远程办公政策以外,企业还需要配备更加先进的远程办公技术及相应工具。随着远程办公技术的成熟,这项科技也终将被运用于更为广阔的领域中,帮助实现更具革命性的劳动力转型。举例来说,远程技术的运用既可以让外科医生为身处偏远地区的病人做手术,还将大大降低工业环境中人们所面临的风险。

“各行各业都将发掘出大量远超想象数量的远程办公机会。多亏了 5G 带来的高速互联网连接,部分现有业务可以远程完成,人们也不必在恶劣条件下工作。”

frog 德里工作室设计总监 Siddhartha Sen Choudhary

然而,当家与公司间的界限不复存在时,我们不得不更加谨慎地审视我们在追求工作效率提升的过程中, 可能对人们心理和社交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虽然身临其境的远程技术能缓解不少员工的孤独感,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在虚拟环境里呆的越来越久,电子产品将进一步捆绑生活,让人喘不过气来。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选择远程,现有的社会和经济分化可能会进一步加深,甚至产生新的割裂。

投稿人

frog 米兰工作室设计副总监 Mariano Cucchi

frog 奥斯汀工作室技术副总裁 Jona Moore

frog 德里工作室设计总监 Siddhartha Sen Choudhary

未来场景 2: 真假难辨

在日常生活与个性化数字体验交织的世界里,定义属于自己的 “真实”。

video
真假难辨
从外部世界获取个人观点

尽管我们都用着同样的互联网,但在算法和 “用户偏好” 的帮助下,我们所进行的数字互动往往是为每个用户量身定做的,因此每个用户都可以从“相同” 的互联网中获得 “不同” 的体验。如今,“私人订制” 在线互动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正如线上内容可以被定制一样,很快我们也将可以掌控自己看到的线下世界,真正改变我们对现实中的空间、事物、甚至是人类和动物的感知。

 

这就好比为现实世界套上美颜相机、Instagram 和抖音里的各种滤镜,而且这些 “滤镜” 还能在周围环境中创造出令人身临其境的逼真图像,致使我们对 “真实” 产生怀疑。我们相信,用数字工具彻底改造真实世界不过是时间问题。

 

“在一个拥有成熟 AR 系统的世界里,一切都能装备上足以以假乱真的‘滤镜’。当某人走进一个到处都是奇装异服者,且出奇干净的世界时,另一个人可能同时在经历《银翼杀手》中赛博朋克的世界。而第三个人则有可能沉浸在有着精灵、女巫和魔法师的神秘幻想世界中。”

frog 纽约工作室首席机械工程师 Adam Wrigley

 

让我们对未来的幻想更激进一点:在未来,我们将不再需要屏幕这一媒介。神经植入物将放大我们的感官体验和思考过程,模糊自然脑力与植入算力间的边界,并动摇我们对 “自我” 的认知。这种神经植入物甚至有可能改变我们的学习、交流和工作方式。举例来说,如果可以给员工植入 “技能芯片”,那么对企业来说,这项技术在运用和传播专业知识方面将拥有无限可能。

 

“想象一下,未来将出现可直接对接大脑的神经 ‘技能芯片’,它有能力将任何人变成任何领域的专家。如果我们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风格来 “训练” 这些芯片,它们将帮助我们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frog 马德里工作室企业设计师 Simone Serasini

 

不过这份潜力也有黑暗的一面。在别有用心的人手里,神经植入物是否会成为一种变相的脑叶切除术?黑客是否会黑入这些神经植入物,破坏和重新编辑我们的思想以及对世界的认知?都说眼见为实,但当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也能被操控时,我们或许将不得不摒弃这种本能。在未来,当 VR、AR 和神经芯片等技术有能力塑造我们的世界观时,能为便利放弃多大程度的控制权将取决于我们人类自身。

 

在展望未来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亟待实施的 “现实检”。要想在现实中站稳脚跟,我们不仅需要个体的反思,还需要社会层面上对新兴技术的持续讨论,更需要设计出可以自由开关的未来设备。

投稿人

frog 纽约工作室首席机械工程师 Adam Wrigley

frog 纽约工作室高级工业设计师 Jung Soo Park

frog 马德里工作室企业设计师 Simone Serasini

未来场景 3: 道德竞赛

在一个产品历史完全透明的世界里,消费者将有能力做出更好的选择,道德也将成为品牌竞争力的一部分。

video
道德竞赛
道德消费的买与卖

2021 年以后,道德设计将成为企业的重点发展对象 —— 这一点对消费品的设计和制造尤为重要。设计师们不能再继续忽略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的影响。相反,他们将引领一波崭新的消费风潮,即对产品故事与产品标价的一视同仁。

 

“世界各国将不再把 GDP 视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将优先考虑其他衡量社会繁荣的指标,比如公共卫生和环境。”

frog 慕尼黑工作室策略师 Leonardo Kubrak Maciel

 

承担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要摒弃只关心商品盈亏的观念,转而将商品的更多背景信息告知消费者,帮助他们做出更加明智的决定。在未来,道德产品的概念将受到追捧。企业分享的 “道德故事” 将帮助消费者清楚了解所购商品背后的劳动与付出。

 

在这种新兴零售模式下,除了 “营养成分表” 外,我们可能很快还将在产品上看到 “道德成分表”,这将帮助企业打消消费者们对商品的诸多顾虑,如:商品生产地是哪里?商品的制作材料有哪些?制作它付出了多少劳动成本?这个产品要多久才能降解?从更深的层面来说,通过与这些背景故事建立互动,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被拔高到了新的层次 —— 一个不再那么注重对消费者个人数据的挖掘,而是放大商品价值与商业实践的全新模式。

 

就跟通过 FDA 食品审核一样,公司将不得不回答一些问题,从而为潜在客户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 ‘道德’ 信息。

frog 纽约工作室业务发展助理 Sydney Morrison

 

虽然提高 “道德透明度” 对消费者和市场来说似乎是一件好事,但这里也有一些需要避开的雷区—— 即确保产品普适性,和不落入企业 “漂绿” 陷阱(指公司通过虚假信息宣传环保品牌形象)。想要创造出足以撼动整个制造业和市场生态的产品系统,离不开设计师、研究员、技术专家和商业领袖的共同努力。只有经历过充分的研究和设计,并以生态环保的方式被制造出来的产品,才能为人们提供更持久的价值,从而延伸出更加公平的产品系统。

 

企业将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因为他们必须同员工和社会在观念上保持一致。

frog 里昂工作室组织赋能高级策略师 Benjamin Holmgren

 

这种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理念将催生出全新的购物体验,让消费者在做决策时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意味着当他们在商店里挑选商品时,也将历经一场关乎个人、社会与整个地球的发现之旅。

 

 

投稿人

frog 纽约工作室业务发展助理 Sydney Morrison

frog 里昂工作室组织赋能高级策略师 Benjamin Holmgren

frog 慕尼黑工作室策略师 Leonardo Kubrak Maciel

年度趋势是由青蛙编辑团队制作的年度报告

编辑: Elizabeth Wood, Olivia Murphy, David D’Altorio

艺术指导: Cary Potter, Chucks Garcia, Sarah Moran

动画设计与指导: Studio Desk Animation

动画: Kathrin Steinbacher, Emily Downe, Martha Halliday, Nicola Jane Francis, Helena Bonastre

Cookies 设置已成功保存!